咫尺故园——剧烈空间变迁下一个沿海乡镇的日常生活与社会记忆
咫 尺 故 园
剧烈空间变迁下一个沿海乡镇的
日常生活与社会记忆
现场随喜打赏
这可能不是一场职业学术规范意义上的田野报告会。本次分享并未预设明确的理论对话者,仅仅侧重于展示在一个经历了剧烈空间变迁的闽南沿海乡镇(下称狮峰镇)中,有关日常生活与社会记忆的民族志事实。支撑本次报告的田野经验由如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我作为“狮峰镇人”与乡民们共同经历拆迁的个体记忆以及在接触社会学人类学后持续数年回乡时零碎田野笔记,二是我与七行、小黄、则淳四人在去年五月(由我单独完成)和今年八月进行的、总计时间近一月的集中田野调查。在本次分享中,前一部分的田野经验将在背景性的介绍中体现,有关日常生活与社会记忆的讨论则更倚仗后一部分的田野经验。
狮峰镇地处漳州市东南部的一个半岛。明代,半岛上设有巡检司,为镇海卫下辖。明清鼎革,狮峰镇又历迁海、复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半岛上植被稀疏,风沙肆虐,以故,狮峰乡民又被半岛北部浔头镇人戏称为“沙仔”。一九四九年革命后,狮峰镇效仿东山岛治沙策略,种植木麻黄防风林,风沙问题得到改善。从公社时期至拆迁,乡民以农业种植、渔业捕捞与海水养殖为主要生计。
狮峰镇半岛南端为天然深水避风良港,使其被纳入到了发展主义的权力规划中。厦门海沧PX项目经市民抗议落地未果后,该项目由漳州市政府承接,计划在狮峰镇落地,很快狮峰镇全岛被规划为石化生产基地。2008年首批项目落地后,狮峰镇开始逐步实施拆迁,至2015年,全岛居民集体拆迁安置基本完成。
拆迁前后海岸线变化对比图 by七行
对于狮峰镇乡民来说,拆迁与再安置首先是一个持续影响当下的事件。迅速推进的拆迁使狮峰镇乡民在栖居生活、生计、伦理关系以及意义世界等方面面临种种问题,在新的空间中,乡民们针对新的境况做出了各种调适的努力。然而,拆迁事件背后的发展主义规划权力仍在持续产生影响。随着石化项目的逐渐落地、石化产区管理的不断“完善”,乡民们同作为生计来源与意义空间的山海在拆迁后维系的微薄联系越来越面临威胁,狮峰镇向西约五十公里的核电机组在未来投入运行后更是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我们将基于上述语境呈现狮峰镇乡民曾今与现在所面对的问题、采取的行动以及未来的忧虑。
随着研究者的介入,拆迁作为一段有待叙述的历史也浮出水面。我们将尝试通过展示狮峰镇乡民遭遇研究者质询“权力”时的反应、乡民所提供的叙事以及提供相关叙事的方式,呈现乡民对于发展主义规划权力、乡土变迁历史以及家园的理解。
>> 嘉宾简介
蚵仔面,本名洪哲泓,福建漳浦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关注身体、空间等物质性存在与意义世界建构、生成的关系。